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,目前有正高级教师1人、副高级教师2人、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5人,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1人,博士后1人,在读研究生32人。自2006年成立以来,在自然语言处理、大数据内容理解技术、Web内容安全、知识库构建等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,承担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6项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项目、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、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、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1项为B类重点)、1项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提升计划项目以及40余项横向项目。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、北京语言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等有多项合作研究。
经过多年建设,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拥有各种GPU服务器、工作站、打印机、复印机、投影仪等科研及办公设备,拥有国内一流的语言知识资源。在《计算机学报》、《自动化学报》、《电子学报》、《Journal of Chinese Electronic》、《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》等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,其中SCI、EI检索70余篇,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,目前在审专利15项,软件著作权登记30余项,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5部,其中《人工智能教程》为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,并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、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奖。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,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,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。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,我们已在自然语言处理、Web信息挖掘与知识库、网络内容安全等领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
团队成员:张仰森(负责人),蒋玉茹,黄改娟,段瑞雪,陈若愚,尤建清,张良。